浮光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浮光小說 > 烽煙起之龍嘯天下 > 第102章 學院招生

第102章 學院招生

-

遼寧都司,鞍山城。

一大早,鞍山城兵部的征兵處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,由於兵部對征兵要求有明確的規定,要求男子十七至二十五歲之間,身體健康,會文化的優先。

龍嘯天從寧遠衛回來後就連發多項任命旨意和軍事調令,區域內的軍隊開始頻繁調動起來。

宋迎興榮升為工部尚書,正二品官職。黃錦榮升為禮部尚書,正二品官職。任浚榮升為刑部尚書,正二品官職,三人均是內閣成員。

任命柳長卿為禮部左侍郎,正三品官職,兼瀋陽國立大學祭酒,柳詩顏為國立大學的教師。任命袁牧文為兵部左侍郎,軍事總參謀,授資政大夫,正二品官職,入內閣。任命黃虎山為南海艦隊指揮使,暫將駐地設在金州衛。

任命曹文釗為第四軍總兵,除曹文釗駐守霍林郭勒城的第五鎮外,孫翔的第二鎮從廣寧中衛(承德)和王鶴的第三鎮從高台堡分彆向阿巴哈納爾城移動,胡雁臣的第一鎮騎兵分出一半人馬後開始向斡難河衛移動。

徐象盛的第八鎮、熊飛白的第九鎮,由遼寧都司開始向南移動,分彆駐守廣寧中衛和高台堡,歸第一軍總兵龍澤節製。遼寧都司的鐵恩被軍部允許再增招兩鎮士兵,當征兵的訊息放出去後,兵部的各征兵處再次排起了長隊,大量青年都是踴躍報名。

鞍山城征兵處,兩個青年也排著隊,看著長長的隊伍,其中一青年道:

“代林叔,這報名的人也太多了,剛剛我打聽了一下,他們的征兵程式比較複雜,除身體健康外,還要稽覈。”

“李擎,稽覈什麼?”

“好像還要審查、覈實家庭資訊。”

“征個兵這麼多條條框框,彆人都是強製征兵,拉壯丁頂人頭,他們還限製這限製那,誰還報名參軍?”

周圍排隊的人聽到他倆的對話,紛紛怒瞪著他倆,其中一青年說道:

“我等參軍是為了保家衛國,為了恢複大龍朝盛世,為了天下百姓安寧,這兵並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,冇看見這麼多人排隊嗎?我告訴你,許多城鎮的青年為了參軍連夜就開始排隊了,恐怕一會輪不到我們,征兵名額就滿了。”

旁邊一青年道:

“聽說這次才征兵兩鎮,兩萬餘人,哎!再入不了伍我看還是去工廠打工吧?”

這時有一訊息靈通的青年道:

“聽說瀋陽國立大學、瀋陽陸軍學院、鐵嶺工業學院、長春醫學院、金州水師學院都開始麵向百姓招收學生了,長春醫學院還向女子開放。”

“是嗎?那太好了,今天入不了伍,這些大學我就一個個試一遍。”

李擎問道:

“請問兄台,這什麼大學、學院都是乾什麼的?我怎麼冇聽說過。”

這青年看了楊代林和李擎一眼,然後說道:

“一看你倆就是剛從內地遷移過來的吧?我一個一個給你們講,這瀋陽國立大學是培養國家官員的地方,他們學習的知識可多了,許多官員都要進去進修,學習如何治理內政,管理百姓,教書育人,反正畢業出來就能當官,最次也是位教書先生。

瀋陽陸軍學院是培養陸軍軍官的學院,裡麵都是各軍隊的官員在學習,教你如何指揮,如何打仗,出來最次也是一個把總。

鐵嶺工業學院是工人的學院,就是教人如何做工,這個最好進,隻要你有簡單的文化,會一技之長都能進去讀書。

長春醫學院是培養大夫的地方,進去就是學醫,畢業後給人治病,或進入軍隊當軍醫,聽說還要招一個女子班。

金州水師學院,剛剛成立,是培養水師軍官的學院,裡麵應該是教人如何駕駛戰船,如何海戰的學院。進水師學院恐怕最難,除了水師官兵外,隻對外招收五百人,聽說報名的已經達到了五萬人,招收比例百分之一。

要是去年招收就好了,那時候人少,現在從關內遷移來的就有五百多萬人了,還有人在不斷的往這裡遷移。

如果這次入不了伍,你們可以去這些學院碰碰運氣,一但錄取了將來肯定能出人頭地,如果這也不行,隻能找個工廠工作了,雖然工廠工資挺高,但是我的夢想就是當兵,報效朝廷。”

果然隊伍冇走多少米,就有一名征兵處的兵部官員出來講話了,對著所有排隊的人深深的鞠躬道歉道:

“各位,對不起了!今日鞍山城征兵名額已滿,征兵處理解各位青年參軍報國的誌向,在這裡我代表兵部謝謝大家對兵部的支援,大龍朝的軍隊是皇帝的軍隊,更是百姓的軍隊,凡今天來報名的人員可到征兵處領取路費和飯費,如果大家有誌向參軍的可以去我們陸軍學院、水師學院報名,不行進入長春醫學院出來也能當軍醫,好了,再次感謝大家對朝廷的支援,有需要領路費和飯費的請到這邊排隊。”

長長的隊伍瞬間走了個乾乾淨淨,楊代林拉住剛纔給自己講解的青年,詢問道:

“征兵處不是發路費和飯費嗎?怎麼冇人去領取?”

“大哥,看我們是缺那點錢的人嗎?如果你領了,就會有戶部派人根據領取記錄調查發放情況,為了那點錢給朝廷找麻煩不值當。再說領取需要登記、確認,也很麻煩的,有這時間我還要到瀋陽城去碰碰運氣。”

“大哥貴姓,要不我們一起趕路,路費我給你出了。”

“左崑山,祖籍青州臨清,今年二十歲。”

“小弟楊代林,祖籍雍州長安,今年十八歲,這時侄兒李擎,今年十七歲。”

原來這兩個青年是雍州楊家的楊代林和李家的李擎,他倆不知怎麼來到了遼寧都司。

瀋陽城陸軍學院大門口,陸軍大學建在城外旁邊一條溪流邊,嶄新的三層樓房聳立在那裡,有教學樓、住宿樓、餐廳、馬球場,學院祭酒是皇帝陛下龍嘯天,由兵部尚書孫呈宗任副祭酒。

幾天前,學院門口就排起了長隊,都是想進陸軍學院學習的青年。

這時隻見一光頭軍官走了出來,後麵跟著一群身穿軍官服裝的人。這光頭一身深綠色軍裝,穿著長筒馬靴,腰上繫著黑色武裝帶,由於太遠看不清肩章,不知道什麼職務,什麼軍銜。

這時有一名軍官走到隊伍前麵,大聲對著排隊的青年們道:

“有文化的站第一排,有武藝的站第二排,有武藝又有文化的站第三排。”

三人中的左崑山聽到後高高興興的站到了有武藝的第二排,楊代林和李擎互相看了一眼,兩人站到了有武藝又有文化的第三排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